从黑河滋养的沃土,到百姓餐桌的鲜香,一颗颗红辣椒在高台县串起了一条火热的产业链,告别零打碎敲,拥抱规模科技,“红色经济”正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盛夏的高台,黑河两岸,万亩辣椒田绿意涌动,生机勃发。枝头挂满的,是丰收的希望。谁能想到,昔日的辣椒,只是农户门头零星的“红点缀”。“以前是以线椒种植为主,主要集中在合黎、黑泉、罗城,种植的方式是以小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生产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收益也低。”高台县经作站站长向茂红介绍道。
高台县辣椒种植历史悠久,黑河水的慷慨滋养,赋予了高台辣椒色泽红润、条形秀长、辣味纯正的独特品质。看准优势,高台县果断出手,把田间“小配角”精心培育成致富“大主角”。
走进南华镇胜利村的千亩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无人机正在开展飞防作业。“我们村与甘肃天泽汇农种业有限公司签订辣椒原料收购订单,通过设置收购保护价,统一提供种苗、肥料和生产技术,提高种植效益,降低种植风险,确保辣椒种得出来、卖得出去、赚得到钱。”南华镇胜利村党支部书记王廷说。
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正在辣椒田里上演。高台县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收购营销”模式,覆盖了从智能育苗、机械移栽到水肥调控、绿色防控,再到机械采收的全链条。15个标准化优质辣椒生产基地,托起了产业提质增效的根基。“2025年(高台县)辣椒种植面积6万亩,是1984年辣椒种植面积的30倍。形成了以南华、骆驼城为主的辣椒种植优势产区,以黑河沿岸为主的合黎、黑泉、罗城线椒优势种植产业带,占到蔬菜种植面积的30%。目前,辣椒已经成为富民增收的大产业,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市场竞争力愈发突出。”高台县经作站站长向茂红说。
要让“红资源”变成“金效益”,延伸产业链是关键。今年,甘肃鑫保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不仅在高台县推广了4.2万亩“保银”辣椒,更投资1.5亿元建设西部辣椒产业园,精选、交易、精深加工等一条龙服务,实现辣椒全产业链发展。“一期建成后,年产干椒量能达到15万吨,在全市的辣椒布局面积也将持续扩大到30万亩。”高台西部辣椒产业园项目经理王跟义表示。
好产品也要叫得响。线上线下齐发力,高台辣椒品牌越擦越亮。直播间里,高台辣椒制品成了“香饽饽”。
“我们高台本土辣椒产品风味独特、品类丰富,消费者可以与当地特色食材结合,制作美食,所以相对其他农特产品销售的卖的最好的,前半年辣椒产品销售收入在20万元左右。”甘肃天宇旅游文化开发公司经理刘娟说道。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舌尖,高台辣椒的“红火”之路越走越宽。8家绿色认证企业、1个“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高台辣椒干”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证明商标“双认证”,一个个金字招牌,让“红色经济”串起了富民强县的全链条密码,成为乡村振兴当之无愧的“火红引擎”。
“我们将进一步明确辣椒产业定位,健全准入审查、基地建设、利益联结、合同签订、风险防控等管理机制,推动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形成利益联结共同体,为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高台县经作站站长向茂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