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施肥,也叫叶面喷肥。是指将无毒无害、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有机或无机营养液,按一定的剂量和浓度,喷施在植物的叶面上,起到直接或间接供给养分的作用,称叶面喷肥,也称根外追肥。那大家知道叶面肥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吗?叶面肥使用有哪些常见误区呢?
叶面肥使用:
第一种情况是在施用叶面肥后,就减少了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结果影响了农作物产量。一般来说,叶面肥只能在氮磷钾充足的基础上发挥作用,是一种综合效应,只能起“锦上添花”的作用。
第二种情况是对农作物以及蔬菜进行喷肥时,喜欢好几种叶面肥加在一起施用,以为种类越全效果越好,不少农民认为无论什么肥料,只要“化得开”,就都可以作叶面肥喷施,其实不然。如挥发性很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如果作叶面肥喷施,喷施后遇到高温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灼伤叶片,所以不能作叶面肥施用。而且很多微肥不可与农药混合施用,酸性化肥与碱性化肥不能混合喷用,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肥—肥、肥—药混配混施,起到“一次喷施,多种效果”的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三种情况是认为叶面喷肥溶液浓度越大越好,这是不正确的。如尿素只宜在1%以下,磷酸二氢钾也只宜在1%以下,更多的中量、微量元素肥如氯化钙、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等都只宜掌握在0.2%以下。过浓情况下非但起不到喷肥作用,相反会造成作物叶片脱水、枯萎,导致肥害,即类似于药害、毒害。一般以喷至叶片正、反两面散布肥液开始下滴为度。肥液过多会导致成本上升,肥料浪费。
第四种情况是叶面喷肥抓不住关键喷施时期,因而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有的农户认为,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时间都可以实施叶面喷肥,其实也不对。叶面喷肥最好是在作物的生长转折期进行,每次喷施时间至少间隔20天,一般来说每季作物喷施2~3次。不同植物、不同肥料叶面喷肥,适宜时期也有一定差异。水稻、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宜在孕穗、扬花、灌浆期喷肥。大豆、花生、蚕豆、菜豆等豆类作物,宜在开花、结荚期喷肥。棉花宜在花铃期喷肥。钼肥宜在植物开花前喷施。硼肥和锌肥则在植物初花期喷施效果最好。从喷肥时间上讲,应在无风的阴天或晴天上午,叶面露水干后,避开烈日高温时段,早、晚喷施效果好。
叶面肥使用常见误区:
1、任意喷施
误认为在作物的任何生育期都可以喷施叶面肥。叶面喷肥是靠叶片吸收,这就要求农作物要有足够的叶面积,否则喷施的效果差,达不到目的。因此,喷肥一般应在农作物生育的中、后期进行,才能获得最大的叶面喷肥效益。
2、任意用肥
误认为任何肥料都可以做叶面肥喷施。其实不然,有些挥发性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喷施后挥发氨气,会对作物造成熏伤。另一类是某些作物禁忌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钙等,就不宜在烟草等作物上喷施。
3、随时喷施
误认为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若雨后或清晨,叶片上有水珠或露珠时不宜喷肥,否则会降低喷施浓度,达不到浓度要求,效果差。晴天中午烈日当空忌喷,因为喷施后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湿润状态,叶片吸收差,利用率降低。
4、浓度大效果好
误认为喷施的浓度越大,效果越好。叶面施肥只起补充和调节作用,不能代替土壤施肥。要严格控制施肥浓度。在适宜使用范围内,一般喷施的浓度宜低不宜高。但是,不同农作物耐肥力不同,有不同的要求;肥料种类不同,喷施的浓度也各异。浓度过低达不到喷肥效果;浓度过高,往往使叶片脱水,造成肥害。
更多农资信息,请关注辣椒财富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摘自互联网,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另,本文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承诺,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