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临近,2018年的植保行业似乎也感受到了些许寒意。
再过几天,第 34 届植保双交会就将于成都拉开大幕。但行业内却有消息传出,知名植保无人机品牌极飞,已选择退展双交会,并有意转战农业服务与海外市场。这也是继今年7月,东莞莱盛隆退出植保无人机市场后的又一牵动无人机植保行业的意外消息。
2018年,植保市场迎来竞争的白热化,传统大地块市场基本饱和,新型作物、小地块、复杂地块市场开拓迫在眉睫,由于连续的调价让利扩军,植保机厂商也面临着利润大幅下降的尴尬。
借助资本占领市场并迅速收割用户的策略正在慢慢地失去了它的价值。植保无人机市场即将迎来硬着陆。
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简称中国植保双交会,业内也称之为“全国植保会”。这是自1985年起已经举办了30多年的的国家5A级农业展会,在农化行业和植保系统中享有极高的影响力。去年上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全国 31 个省(区、市)植保系统、专业化防治组织、农药械生产企业、经销商、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等近 18 万人次参观采购。可以说,从无人机植保行业诞生以来,植保双交会就是无人机厂商不会缺席的重要活动。
据确凿消息,极飞此前预定了今年植保双交会的展位,但在近期低调退展。有传言称,极飞可能放弃植保转型农业信息服务和海外市场。而另外一边,天途、大疆、安阳全丰、天鹰、珠海羽人等植保无人机品牌悉数参展。
退展植保双交会的极飞,其实并没有停止运营的步伐。
11月15日,极飞通过公众号推送了一条《极飞科技即将亮相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的推文。
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是联合国主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地理信息大会。其中,推动地理信息测绘就是大会的一个重要方向。展示C2000智能测绘无人机系统,是极飞参与这次大会的主要亮点。
此前在多个公开场合,极飞也曾表达重点不只是在植保领域,极飞有意从事更多农业信息服务。
这不是极飞第一次转型。在植保无人机耕耘3年,尽力开展了多种多样化的尝试后,极飞已充分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艰辛。
从电子稻草人的投产,到地面机器人视频的发布,到拖拉机导航系统的研发投入,再到测绘无人机系统投产。极飞似乎又回到“找到了安放野心和梦想的地方”之前的状态。
回归极飞的发展路径,这样的判断会得到众多碎片化信息的印证。
据公开报道,极飞2007年成立之初并非从事无人机相关的开发,后来才转向经营航模配件。航模市场小且竞争激烈,极飞在未取得成果后放弃原有的业务开始进军物流无人机,与顺丰达成了合作但并未落地具体的应用。
2014年,极飞宣布转型农业植保服务,在新疆成立植保队,刷墙、拉横幅,为农户打药。但到了2017年,极飞又放弃不卖飞机卖服务的定位,将自营的植保队遣散,“化整为零”开始销售植保无人机产品。
植保产业看似风光,但“电机一响,黄金万两”的故事也仅仅只是传说。
相比人工作业,植保无人机在功能上虽拥有更高效率,更高安全性,但整个市场生态距离成熟还很遥远。飞防植保知识的普及,销售与服务渠道的建设,植保队商业模式的建立等等,均需要大量的投入与长周期的运营。
2018年,极飞宣布其植保机数量从2017年的4300架上升到13000架,收入6亿并实现了盈利。但计算不难发现,其在2018年新增了8700台机器,用户需要为每台机器支付7万元才能支撑极飞的“大胃口”。整体植保行业已经在5万元的单机价格区间拼杀,极飞的单机成本是行业中位水平的150%。
而另有资本方面的消息称,从2018年极飞的融资文件来看,植保机销售业务是不盈利的。2018年相对保守的资本态度,可能给极飞期望像2017年开始销售植保机时一样的一路高歌泼了冷水。而一旦极飞退出,植保无人机市场必将迎来硬着陆。
产品研发滞后,服务缺失的困局,可能是最终让极飞下定决心转型,转向农业信息服务的原因。
此前有消息称,极飞如往年一样,将于10月份发布2019新品。但截至目前仍没有产品发布的消息。内部人士称极飞将发布P30的改进版,但由于雷达避障的技术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导致了发布会的推迟。
更有消息称由于新品投产时间未定,极飞在东莞的工厂已经放假停工,工人们返工的时间也无法确认。
随着极飞规模的扩张,技术与服务问题也让极飞越来越头疼。2018年8月29日,极飞的植保机甚至因为服务器宕机而导致大面积的停飞与炸机。2018年7月份,极飞的植保机也爆出了农药蠕动管的质量问题,一条全新的药管,工作十几个小时就坏。这导致很多飞手无法正常作业。
植保机业务发展步入瓶颈,就在其它业务上发力。产品线越拉越长,探求的营业增长点方向越来越多,极飞似乎回到了2013年之前什么都做,什么都尝试的阶段。
面对将迎来硬着陆的植保无人机市场,苦了从2015年开始追随极飞的植保人。
更多农资信息,请关注辣椒财富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摘自互联网,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另,本文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承诺,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