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国内尿素市场在国庆长假后期的火爆行情,业内人士追捧利好以及工厂看涨惜售的画面可谓记忆犹新,只怪价格涨跌交替过快,讽刺尿素只有“一周行情”的说法再度应验。10月上旬的百元涨幅转眼间已成百元跌幅,尿素主流产区出厂报价虽滞后于实际成交,但也回落至2100元/吨左右,而类似河南、山西等地的低端走货价已见2050元/吨。国内整体采销局面呈现出,追涨者解散、观望者择机、获利者变现、滞后者释然。此时,对于那些动辄2150~2200元/吨的挺价企业来说,新单销售压力不言而喻,感言适应快速涨跌的短线操作才是当下生存之道。
近一段时间,随着国内尿素进口与出口的概念转换,国际市场对我国尿素行情的影响已不容小视。正如尿素在国庆假期的一轮猛涨行情,便是受到印度10月5日的招标采购刺激,竞标总量超过160万吨,其东、西海岸最低到岸价分别达到了356美元/吨、352.88美元/吨,且言明不接受伊朗直接或间接货源。这次的“馅饼”明显为中国量身定制,可谓是“量”“价”双赢局势。国内厂商则以印标推算出2220~2240元/吨的集港价作为内销价格参标,半卖半吵地将国内尿素出厂报价推至2200~2250元/吨。不过,小编上周对此已提出了异议。印度不定招标虽斩获160万吨竞标,但其合理的刚需采购量或不超100万吨,且综合以往印标强调低价的常规思路看,最终能有75万吨的成交量已算不易,但这明显低于业内100万吨以上的预期,而中国仅拿到40万吨左右的份额,核算离岸价236~240美元/吨。国内厂商对此多存怨言,反馈到内销市场便是尿素价格连续下滑。另据传言:作为制裁国的伊朗三季度尿素出口量同比有增无减,猜测其多为转港或其他方式走货,不排除干扰国际市场供求预期的可能性。另外,随着本轮印标结束,下一次招标或推至12月,至于巴基斯坦、孟加拉的10月招标,由于其采购量多在10万吨左右,暂难引起业内关注。总之,国际市场对内销行情的利好支撑或暂告一段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摘自互联网,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另,本文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原料价格普涨,复合肥报价上扬